安全预警提示(二十六)



发布日期:2017-12-26

 
【案例过程】
根据相关学院和学生反馈的情况,近期一些培训机构打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旗号,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题目,在我校河西校区食堂等公共场所,给学生派发问卷并采集学生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问卷内容涉及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等内容。此后,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陆续接到该公司电话,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参加该公司的各种培训项目。目前,我校已有某大二学生缴纳了2500元培训费,甚至有学生充当了培训机构在校内的代理。
【安全提示】
近年来,一些组织和团体利用在校学生期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职业能力的心理,以综合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为诱饵,采用各种虚假宣传诱导在校学生参加各种校外培训,收取与培训内容不相符的高额培训费,为避免我校学生遭受财产损失,特提醒注意以下事项:
1、请广大学生切莫盲目参与非官方渠道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坚决抵制在校园内出现的各类非法和个体营销行为,切实保护好自身的权益,最大限度避免学生意外伤害或上当受骗。
2、学生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烈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增强辨别能力,提高警惕意识,对于动辄几百甚至上千的各种培训课程要慎重考虑,在缴费前要通过老师、同学等各种渠道了解此类课程的价值,千万不能听信培训机构一家之言。
3、对于把校园代理作为勤工俭学途径的学生而言,在代理某一机构之前,一定要查看其资质,在无把握时要通过老师确认其资质,以免上当受骗,充当了非法组织和团体的替罪羊。尤其是对于那些报酬高或者熟人介绍的各种代理岗位,同学们在参与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以免后期因为各种纠纷而影响自己的学业。
4、学校内的各类社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要私自接待校外商业和教育培训机构来校开展营销和推广活动;不要充当校外商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代理在校内发展业务;不要参与张贴、涂写、悬挂、刻画和散发小广告。
学生处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