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过程】
根据相关部门通知和部分学生反馈的情况,近期一些个人和机构打着“创新人才培养”等旗号,围绕“学生创业、素质拓展”等题目,在本市高校开展讲座,大谈创业暴富的诀窍,大谈介绍与创业者接触的机会……通过招聘有偿代理、发展下线的方式,雇佣校内外学生到宿舍、教室当宣传员,诱导和吸引同学们参与其培训课程,并根据课程深入程度的不同收取298、400、600、1030甚至更多不同额度的培训费。此前我校就曾出现过学生因缴纳4000多元培训费后对课程不满意要求退费而产生的纠纷。而目前又有一些不明事实真相的学生交钱参与,甚至充当了培训机构在校内的代理。
【安全提示】
近年来,一些组织和团体利用在校学生期望创业和参加校外培训的心理,以素质拓展、创业培训为诱饵,采用各种欺诈手段蒙骗在校学生,聚敛钱财,给学生本人和家庭造成重大损失,以下防范对策提醒同学们尤其注意:
1、请广大学生切莫盲目参与非官方渠道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坚决抵制在校园内出现的各类非法和个体营销行为,切实保护好自身的权益,最大限度避免学生意外伤害或上当受骗。
2、学生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烈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增强辨别能力,提高警惕意识,对于动辄几百甚至上千的各种培训课程要慎重考虑,在缴费前要通过老师、同学等各种渠道了解此类课程的价值,千万不能听信培训机构一家之言。
3、对于把校园代理作为勤工俭学途径的学生而言,在代理某一机构之前,一定要查看其资质,在无把握时要通过老师确认其资质,以免上当受骗,充当了非法组织和团体的替罪羊。尤其是对于那些报酬高或者熟人介绍的各种代理岗位,同学们在参与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以免后期因为各种纠纷而影响自己的学业。
4、学校内的各类社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要私自接待校外商业和教育培训机构来校开展营销和推广活动;不要充当校外商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代理在校内发展业务;不要参与张贴、涂写、悬挂、刻画和散发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