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期】计算机学院打造“五位一体”平台,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日期:2018-05-13

 

计算机学院以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升为目标,不断完善就业品牌教育活动和就业创业平台建设,2017年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及培养目标,从社会需求出发,着眼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整合特色资源,打造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提升模式。  
一、以“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为教育实践载体,推动落实人才培养实践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构建创新教育、创新实验、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创业孵化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全方位服务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多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持续开展组织“锐眼看世界”、“科研训练计划”等活动,全年约400人次加入到各级各类创新项目研发中。创新实验平台打造约300平方米I-Maker众创空间和4个宿舍创客角,累计为学生提供了200余个开放工位,满足学生课外时间创新创业空间和硬件需求。创新实践平台强调社会互动性,先后组织学生参与与甲骨文(Oracle)公司、佰邦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兴趣班,与滨海时报社共建志愿服务基地,2017届校企合作实验班学生101人,签约87人,签约率96.14%,就业率100%。创新竞赛平台以赛促建、开拓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科技文化节”,覆盖学院2000余人,I-Maker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3个团队参加竞评,5支团队入驻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平台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引入企业专家指导,提升创业团队与社会的互动性,促进项目孵化。五个平台相辅相成、循环共生,围绕学生主体,协同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二、以人才素养协同发展为培养目标,营造浓厚的人才培养氛围  
以德商培养为基础,以情商教育为重点,开展“文明修身”、“榜样行动”、“生命成长”等普及性主题教育活动,开办团干部培训班增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意识,进行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展发挥朋辈力量带动更多的学生见贤思齐,奋发向上。以专业素养提升为目的,低年级学生侧重规划职业生涯指导,高年级学生侧重就业指导,学院开设就业训练营、生涯训练营,专业学术讲座,创新创业论坛,全年累计组织专业兴趣培养类讲座6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5场,专业技能类提升讲座14场,职业适应性教育6场。  
三、以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推进人才培养专业化进程  
学院打造“科研者足迹”品牌教育活动,调动校内外高层次人才力量,为学生开展高端学术讲座;开展“专业学术沙龙”,调动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为学生介绍专业动态及前沿知识;组织学生答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黏合度;持续开展“锐眼看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工作,全年约有近30支学生团队加入到教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研发。学院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做客创新创业论坛,担任学院创新创业大赛评委,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的水平;我院学生工作团队基于学院特色项目建设基础上,注重本项目实际工作案例的研究,先后申报校级辅导员精品项目一项,申报2017年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项目一项,为项目专业化研究提供保障。  
四、以合理建设方案和健全完善制度为科学抓手,保障强化人才培养成效  

围绕“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管理团队,统筹监管各子平台日常运行,实现优势资源最大化应用。联合制定平台运行保障、评价、奖励机制,建立学生团队平台准入准出考核机制。目前已实现了系统管理、资源整合、信息互通,基于平台人才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在平台资源及制度的保障下,学生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学生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天津市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三等奖和最高人气奖;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大赛中,24人获得省部级奖项,其中7人获得天津市一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4项,优秀奖3项,取得了我院蓝桥杯竞赛历史最好成绩; 2017年大创立项中,我院获得3项国家级、7项天津市、7项校级共计17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天津市物联网创新与工程设计大赛中我院学子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