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励志笃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生导师研讨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0-12-02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持续强化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的教育引导作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1月12日在逸夫楼54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生导师研讨座谈会。食品学院党委书记杨树峰、副院长刘继锋以及食品学院近三年以来新上岗研究生导师参与本次研讨。 座谈会之初,刘继锋院长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接着,刘院长围绕“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从“什么是学术不端”“为什么学术不端”“怎么避免学术不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列举“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论文造假”案和目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告诫各位导师在科学研究中,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完善学术人格,保持食品学院科研内部及科研团队的学术纯洁性。 接着,各方向研究生导师就自身经验,围绕如何强化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教育引导作用展开讨论。胡爱军教授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生要有创新、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同时,他还强调了培树研究生正三观的重要性,三观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心境和决策,还决定着个人命运的走向以及生命的维度。王浩教授指出研究生导师对待学生要严格不失温柔,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将对于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贯穿的教育教学始终,同时自己也要做到严格自律。郭庆彬教授提到,培养研究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最基本的工作。作为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扎根实验室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是应该加强自我能力建设,恪守学术道德,严谨求实。 最后,杨树峰书记对本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生导师研讨座谈会进行总结。杨书记指出,各位导师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按照学术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学业,同时要求研究生们要以诚信为本,热爱科研,懂得感恩。我们学院拥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们要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优化布局,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去攻克一些学术上的疑难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学术乃天下工器,良好的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本次研究生导师研讨座谈会,为我院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树立了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为培养铸就高尚的学术人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