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有必要 收心更重要 发布日期:2017-12-25
考生高考后日子怎么过 从6月上旬高考结束到9月中下旬最终迈入象牙塔,相隔超过3个月。在这段时间里,高中毕业生该如何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记者2008年06月11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心理专家、有经验的高中老师和大学辅导员。 心理专家:职业规划提上日程 在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辜阳波看来,尽管作为高考主要部分的考试已经结束,但接下来还有估分、填报志愿、入学等大量重要的事要做。“在填报志愿时,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意愿往往会出现差异。”辜阳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意气风发的学生可能更注重理想,而家长和老师会更理性和现实。 如何协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辜阳波认为,在高考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考生应把职业规划及早提上日程,并主动地去参加一些与选择方向相似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有个较为近距离的了解,一方面能避免将来出现落差时的茫然;另一方面,对于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考生而言,这样的活动也有利于锻炼独立、交往、沟通、生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针对高考后学生肆意放松的现象,辜阳波也再次提醒,像班级聚餐、谢师宴这样的活动,老师最好不要参加,以免给学生造成默许或者鼓励的心理暗示,进一步推波助澜。 高中老师:作息规律学而不止 “有规律地作息,有规划地生活,有意思地学习。”谈及高中毕业班学生如何过暑期,有长期带班经验的泉州五中高级教师、校长助理吴宏老师给出了这三句话。 吴宏老师说,尽管高考后适当的放松很有必要,但学生还是应该尽早把心收回来,切忌晚睡晚起、饥一顿饱一顿,同时做好考试压力顿失后的心理调整,把作息规律回归到正常。 在有规划地生活方面,吴宏老师特别指出,考好的学生和考差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前者应该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多做一些准备和规划;而发挥失常或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则应开始考虑复读或是降低目标志愿的问题。 “千万不能放弃学习。”吴宏强调要“学而不止”。除了学驾驶、英语、计算机操作等保留科目外,他还建议考生们在假期多看一些有人文意义的书籍和电视;多出去走走,通过“行万里路”增长见识;多做家务,培养自立能力;多进行体育锻炼,确保身体素质。 大学辅导员:大学生活充分准备 “有时候大学宿舍8个人可能来自8个不同的省份,学习和生活习惯大相径庭,这样的相处相比住家当然更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谢俊荣老师是华侨大学材料学院的团委书记,有10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对于高考后学生怎样过暑假,他认为要多注重培养沟通交流、独立自主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 谢俊荣老师说,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与以往大不相同。要想在入学后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考生在假期中对大学做初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先熟悉一下大学的教材,也可以多看一些描写大学生活的书籍,多去自己所选择大学的网站看看内容,争取早日融入学校。”谢老师同时表示,目前的考生大多是“80后”、“9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自理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暑期进行洗衣服、整理房间等家务“恶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