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艾宾浩斯



发布日期:2017-12-25

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 1850.01.241909.02.26),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

主要贡献:

1867年,艾宾浩斯在巴黎一家书摊上买了一本旧的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这一偶然的事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不久也影响了新心理科学。费希纳研究心理现象的数学方法使年轻的艾宾浩斯顿开茅塞,他决心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的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在这之前,W.冯特曾宣布过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不能用实验研究,加之当时艾宾浩斯既没有大学教学职位,没有老师,也没有进行研究的专门设备和实验室。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花了5年时间,用自己做被试,独自进行实验,完成了一系列有控制的研究。

艾宾浩斯的研究方法是客观的、实验的、通过细致观察和记录可以量化的。他的程序是把数据基础置于经过时间考验的联想和学习的研究之上。他推想出,对于学习材料的难度,可以用学习材料时所需要重复的次数来测量它,而计算起来的这个重复的次数也可以作为完全再现的标准。为使实验有条不紊,他甚至调节了自己的个人习惯,尽量使个人习惯保持常态,按照同样严格的日常做法去工作,学习材料时总是恰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艾宾浩斯为记忆材料发明了无意义音节。他发觉,用散文或诗词作为记忆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各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且理解语言的人容易把意义或联想跟词形成联系,这些已形成的联想可以有助材料的学习,这样便不能在意义方面加以控制。为此,艾宾浩斯寻找一些没有形成联想的、完全同类的、对被试来说同样不熟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就不可能有任何过去的联想。这种材料便是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lefbokgat。他把辅音和元音一切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的卡片上,使他得到了2300个音节,从中随机地抽出用来学习的那些音节。

1873年在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1880年,艾宾浩斯受聘于柏林大学,在那里继续研究记忆,并重复和验证了他的早期研究。1885年,他出版《论记忆》一书,这本书是实验心理学史上最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它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史家EG.波林评论道:这是划时代的,不仅由于它所涉及的范围和文章风格的新颖,而且因为它立即被看作是实验心理学突破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艾宾浩斯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个人著作:

《记忆》,这本书是实验心理学史上最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它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1885

《心理学原理》[第一卷的上半部(1897),其下半部及全卷(1902),第二卷上半部及书的简本(1908),全书后来由杜尔、彪勒完成

《心理学概况》 (此书开头第一句就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这句话已成为心理学中常被引用的名言)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