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 发布日期:2017-12-25
约翰·杜威(John Dewey, 主要贡献: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从做中学”和“思维与教学” 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 杜威主张教学方法的实施应紧扣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特别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工作”,后期再慢慢再转向“系统的、技术的知识”。正如伯内特(JoeR.Burnett)在1979年论及美国教育实践时说:“杜威的教育学在当时或现在,不可能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为从来就没有培训过进行这种教育的教师,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长和政客们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学。” 个人著作: 《哲学之改造》 《民主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或译为《民本主义与教育》) 《自由与文化》 《我的教育信条》 《教育哲学》 《明日之学校》 《儿童与教材》 《追求确定性》(The Quest for Certainty,1929) 《心理学》 《批判的理论学理论》 《学校与社会》 《经验和自然》 《经验和教育》 《自由和文化》 《人类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