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常识



发布日期:2018-05-13

 
一、“防灾减灾日”纪念日简介、设立意义
20093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830日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颁发,自2007111日起施行。该法律共分770条,全面阐述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急活动。提出了明确建设目标:一是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二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各级政府要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和技术支持;三是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监测制度和监测网络,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四是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努力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五是在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和消除后,应当及时组织开展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
三、防灾减灾小常识
(一)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一
面对自然灾害,每一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10个字去做:
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恐,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抗: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召唤群众自卫。
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并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便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应主动投保。
(二)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二
防灾自救——滑坡、泥石流、崩塌
1.主要征兆有哪些?
(1)滑坡。滑坡山坡上建筑物变形、树木向一个方向倾斜;斜坡发生垮塌,并且垮塌的边界不断向上发展,局部沉陷;斜坡发生丘状隆起,出现裂缝;井水、泉水水位突然发生明显变化、水质浑浊。
(2)泥石流。泥石流多发生于暴雨或连续下雨的山区;溪流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带有较多杂草、树木;沟谷发生巨大的轰鸣声或有轻微的振动感。
(3)崩塌。陡坡上有土块、石块掉落,小垮塌不断出现;陡崖不断有响声出现。
2.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避灾措施?
(1)雨季不要在沟谷中或危岩附近长时间停留。
(2)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
(3)不要停留在沟谷中坡度大、土层厚的低洼处或躲在滚石、乱石堆后。
(4)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攀爬树木躲避。
(5)当发现滑坡、泥石流或崩塌征兆时,应及时报警或报告当地政府,通知临近的村民尽快撤离。
防灾自救——地震
  1.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如何藏身?
(1)立即躲到墙根、墙角或远离窗户的室内门道里;
(2)身体应紧贴墙根、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3)可随手取些被褥、枕头,掩住自己的头部。
2.发生燃气泄漏时如何逃生?
1)切断总电源,迅速离开现场;
2)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处;
4)若被倒塌物砸压,应设法将脸朝向通风口,等待救援。
3.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怎么办?
1)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
2)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
3)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物等物包扎好伤口;
4)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4.埋在废墟中如何维持生命?
1)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
2)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
3)尽量休息,闭目养神;
4)寻找食物和水,维持生命,若无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
5)若有伤,应设法包扎,多休息。
5.公共场所人群混乱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秩序地行动;
2)若被拥进人群,应双手交叉在胸部,保护自己;
3)用自己的肩、背部承受压力;
4)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不要往相反的方向跑,要跟随人群向前移动,注意防止摔倒。
6.怎样防止被埋者窒息
 (1)救援时应尽快打开被埋者所处的封闭空间,使空气流通;
2)应先使被埋者露出头部,并清除其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
3)灰尘过大时,应喷水降尘,以免使被埋压者窒息。
防灾自救——寒潮、暴雪
1.出行遇到寒潮、暴雪怎么办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远离行驶的机动车,以防车轮打滑,造成人员伤亡。(3)路面结冰时要慢行。如果摔倒,尽量用手部、双肘撑地,以减轻后背、后脑勺撞向地面的冲击力。(4)出门时换上比较防滑的鞋子。少提重物,双手不要放在衣兜里,尽量来回摆动,使身体保持平衡。(5)在河边或湖边时,不随意踩结冰的湖面。(6)做好汽车防寒准备,更换防冻液、玻璃水等。及时收听路况信息,减速缓行,注意行人和其他车辆,保证交通安全。
  2.农作物、牲畜可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1)采用浇灌、熏烟和覆盖等方法,充分利用塑料薄膜、无纺布、麦草和农作物秸秆等材料,对蔬菜作物进行保暖增温。(2)做好清雪透光、棚内降湿和防病工作,以确保抗灾抢收,尽可能把雪灾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抵。(3)家禽、牲畜在有一定保暖条件的圈里喂养,并储备一定的饲料。
防灾自救——雷电
  1.雷电天气如何做好室内防护措施?
 (1)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2)尽量远离金属门窗、金属幕墙,不要站在阳台上或在阳台的铁丝上晾、收衣物。(3)不要触摸室内与外界有联系的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等。因为雷电流及有可能沿电源线和信号线进入室内,所以在室内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4)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因为感应雷电流会通过洗澡的这些管道、水流进入人体造成雷电伤害。
  2.室外遭遇雷电天气如何防护?
 (1)不宜停留在山顶、山脊或高楼平台上。(2)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高大物体,更不要躲在大树下或者到没有防雷装臵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3)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在水面上作业、游泳时应迅速上岸。(4)不要在开阔地带快速骑车或开摩托在雨中狂奔,更不要打伞,特别是农民朋友遇到雷暴时千万不要高举铁锹和锄头等任何带金属杆的物品。(5)雷电交加时如身上有刺痛感或头发竖起时,应立即趴在地上,并拿掉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6)雷雨天气时在山顶或在空旷地带不要打手机。
(三)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三
防灾自救小知识:
1.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2.地铁或城铁发生事故时,不要擅自扒门,以防触电。即使全部停电,列车上还有可维持45分钟至1小时的应急通风,不必担心缺氧问题。
3.人被宠物抓伤、咬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并涂擦75%的酒精,然后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疫苗。
4.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5.微波炉工作时,人应当离开炉体1米以上,防止微波辐射伤人。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6.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家中,应躲在面积较小的房间内,用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并保持低姿。如果在外,切勿在立交桥等高大建筑物附近停留。
7.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坏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四)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四
防火灾知识:
1.基本常识:
1)由起火层,采取低姿势迅速往横的方向由安全门梯逃生。
2)非起火层,则可使用防烟袋,采取低姿势逃生,如无法逃生可在窗口、阳台呼救。
3)沿墙壁逃生易找到出口,且不被掉落物击伤。
4)千万不可冒然跳楼。
5)安全门梯是最主要、最好的逃生途径(安全门保持常关,但不可上锁,遇火灾才能隔绝烟火,才能利用安全梯逃生)。
6)火警发生时第一任务,先叫醒大家,通知邻居大家尽早逃生。
7)逃生过程需要换气,应将鼻尖靠近墙角或阶梯角落来换气。
8)为了保住安全,要经常维护消防安全设备性能。
2.火灾发生时被围困在二、三楼的居民应该怎样逃生:选一长杆或长木板,在一头捆绑上较沉的器物,然后将捆物的一头朝下,抱着另一端往楼下跳,这样可以使长杆或木板着地后稳定性增强,从而减轻受伤的程序;如果没有绳或杆子,可将棉被、沙发等先从窗户扔到楼下,铺好落地点。之后,应先用被子将老人或孩子包在里面,然后用绳子系牢,从窗户或阳台慢慢放下去,让楼下救援的人配合接好,然后青壮年人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该用手攀住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跳,这样可以避免受伤。
3.怎样利用楼梯逃生
1)应冷静,不要推拥,防止前面的老人、孩子摔倒,欲速则不达。
2)向下走时应留出楼梯的另一半供消防队员和行动快捷者使用。
3)人们可以沿着指示灯逃生。
4.如果所有安全通道均被切断了该怎么办
1)进入卫生间后要把门窗关紧。
2)拧开水龙头放水,将浴缸放满,这样即可用水灭火,又可进入水中避难。
3)此时应不断向卫生间门上泼水,使门降温。
(五)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五
日常生活消防常识
一、就寝前和外出前应做那些检查?
检查电气、煤气有否关闭、烟火有否熄灭。
二、居家逃生计划应怎么做?
1.应先熟悉所住楼层的各逃生路线,并随时做好迅速撤离的准备。2、平日应与家人预先模拟火灾一旦发生时,应循什么途径逃生,以及到约定会合地点。3、应熟悉所住楼层内的消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三、在厨房中应注意那些消防安全?
1.烹饪时宜著短袖或合宜的长袖,避免烟火延烧衣物。2.烹煮食物时,不要任意离开,离开前须将烟火关闭。3.不要让小孩进入厨房玩耍。
四、何种公共场所尽可能不要前往消费?
1.只有单一出入口之场所。2.位于地下层之场所。3.用易燃物装修之场所。4.消防安全设备不合格之场所。5.防火区域受破坏之场所。
五、下列是常见影响逃生之重要原因,切勿前往此公共场所消费。
1.安全门上锁。2.平常应保持关闭之安全门却是随时打开。3.通往屋顶平台之安全门上锁。4.安全梯、通道(例如走廊)、楼梯等阻塞。
六、为了自身安全,进入陌生场所应该先了解什么?
1.避难逃生方向。2.安全门、梯位置,及是否关闭、是否上锁。3.查看消防栓、缓降机、救助袋等各项灭火、避难器具位置。
七、灾害发生后应如何报案?
1.应保持镇定,拨打119电话。2.述明详细灾害地点或附近目标。3.简述灾情状况。4.留下电话及地址以便进一步联系。
八、发生火灾时你应注意的事项?
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九、烹饪时油锅起火应如何处置?
1.不可以用水来灭火。2.可用灭火器灭火。3.可盖上锅盖后再用湿毛巾覆盖,阻绝空气来灭火。4.速关闭煤气来源开关。
十、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箱。2.延伸水带。3.转开止水阀。
十一、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将安全梢拉开。2.将皮管朝向火点。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4.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十二、缓降机使用要领?
1.自盒中取出缓降机。2.打开持勾接头。3.挂在固定架。4.安全索套在腋下,束环束在胸口。5.拉紧调解器下两条绳索。6.攀出窗外面向墙壁。7.放开双手张开双臂,并注意身体下降时勿撞击壁面。8.下降后立刻拿开安全索。9.顺势下拉绳索到顶,以便下一位使用。
十三、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烟之危害
1.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烟。2.于无浓烟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3.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著火。4.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墙壁边缘逃生,以免错失方向。5.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十四、火灾发生后如何防止烟流从门缝进来
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
十五、当衣物着火时如何处置
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十六、火灾时如果你被困在室内如何待救
1.至易获救处待救(如靠近大马路之窗口附近,或与入口较近之房间等)。2.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用电话、手机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灯光于窗口呼叫)。3.防阻烟流串进来。